内蒙古文学>修真仙侠>都市剑说 > 第1263节-红包散财
    帐单倏至,钱包掏空,面色灰似土。

    ……

    要不是公开募集,恐怕李白还真不知道军营里面竟然有这么多毛笔字书法爱好者,有爱好传统毛笔字的官兵,甚至还有医疗队的护士,下笔龙飞凤舞,楷书、隶书、行书,字体多变,功底相当扎实。

    过来查账的李白顺便带着学生娃们在酒馆里面挨个儿认大字,一时半会儿记不住没关系,日复一日,只要时间久了,总能越认越多。

    每个孩子还发了一瓶免费的可乐,一个个滋溜滋溜吸得挺欢乐。

    这一节现场课寓教于乐,跟着李白念诗的声音越来越有模有样。

    “嗯!再看边上一首,白日依山尽……”

    前脚才日完照香炉,这会儿又来日依山尽了,这到底是招谁惹谁的?

    王之涣绝对是意有所指,谁都知道太阳在下山时,颜色应该是红的,所以此处应当写作“红日依山尽”才符合常理,可是这里开头却偏偏用个白字,这个白还能有谁。

    当同代诗人李白看到《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曾击节大赞,隔壁老王不愧是同道中人,这一波666。

    以上是后人对唐代诗人不负责任的揣摩臆测,倒是现代的李白对这两首诗摆在一块儿总觉得怪怪的,好像有哪里不对的样子。

    出人意料的是,李白用来糊弄当地土著部落增加就业和致富搞起来的这家酒馆,仅仅用来胡乱卖一些不值钱的廉价自酿酒水和经济实惠的中餐。

    可是这门生意却火爆的不行。

    从开张的第一天起,上座率就居高不下。

    一百多张桌椅,一天下来,就没有空闲过。

    看样子,那些雇员如果手脚老实的话,最多半年时间,李白就能收回全部投资,还能带上学校的那份。

    酒馆开业后,不仅有当地人跑过来捧场,还能经常看到三五成群的武装人员,背着枪,挎着子弹带,一身五花八门的迷彩装,开着车呼啸而至,很少有独行客,一来就是好几个。

    这些荷枪实弹的家伙们并不止是土著部落的战士,其中有不少是被称为“战争鬣狗”的雇佣兵,满身血腥杀气,看人就像在看死人一般。

    这些不请自来的雇佣兵们似乎将李白的酒馆当成他们的一处临时歇脚和交换情报的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