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学>都市青春>恋清尘 > 106.归京
    106。归京

    康熙坐在御案前,案几上的奏折仍同往日一样的高度,日复一日,似乎永远看不完。尤其大将军王胤祯关于战事的奏报,每每最牵扯他的心思,也最牵动朝庭。

    战争对于敌方和己方是一样的残酷,失败意味着更多的牺牲,更多人流血和失去生命,即便是胜利,那也是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

    胤禟摆手示意李德不必跟随,李德同他走之前见到的一样,面色红润,精神健矍,只是发色渐白。

    李德看着胤禟满面的期待,心里也觉得舒坦,终是皇子,不管走到哪里,走了多久,紫禁城永远都是他们的家,皇上也永远是他们的阿玛。九阿哥回来了,皇上多年的想念也该落停了。

    对胤禟笑笑,李德轻语道:“九贝勒爷,您劝皇上早些歇息吧,这些日子,皇上睡得越发晚了。”

    胤禟点头,调转目光看向大殿,养心殿里灯火通明。

    甫一迈入养心殿,胤禟的笑容就从脸上退下了,御案上伏着的这个满头银丝,微偻着身子的老人是皇阿玛么?皇阿玛怎么会苍老如斯?李德不是才微白了头发么?皇阿玛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了?

    雄丝丝缕缕的攀扯上来,鼻子泛起酸气,眼眶蕴上热泪,胤禟紧走几步来到御案前站直身子,左膝缓缓跪倒,然后是右腿,再接着是胳膊,五体投地,这一生,从未跪得如此真诚如此惶恐,“皇阿玛,您不孝的九儿回来了!”

    康熙身子轻轻震颤,这一声“皇阿玛”可真是久违了,知道九儿要回来,可没想到他回来得这么的快。抬起头看着案前伏地跪叩的儿子,康熙眼中也蓄了泪“老九!快过来,让皇阿玛看看你!”说着站起身子走下御座。

    儿子已是四十来岁的男人,再不是那个从宜妃怀中挣扎着要“皇阿玛抱抱!”的九儿了。

    自小,就只有这个儿子不怕自己,别的儿子看到自己第一反应就黍下来趴在地上,只有他,吊儿郎当的跪,偏又跪得直挺挺的,瞧不出半分的畏惧,别的儿子从不敢跟自己讨要礼物,只有他敢,别的儿子即使有小动作也只敢在背后,只有他敢当面,那年为老八争太子之位,如果不是他怂恿胤祯,胤祯怎么会挨板子,自己又怎会打了他的脸?偏胤祯不记他的仇,还真心诚服他。这些年下来,眼见着他从乖张到拔扈,从调皮到阴损,心里越来越不是味道,他反对太子,自己知道,他不喜欢老四,自己也知道,可是又能怎么样,儿子们个个都好,只是自己的父爱太少了,不能普及不能均分。

    从前看在索家对自己的恩情和先皇后和自己的恩爱上,自己对太子格外疼宠了些,这些儿子个个不服气,比拼着要得到自己的重视,以至于到最后竟然演变成了‘夺嫡’。尤其这个儿子,敢作敢当的坏,坏得直接,看不上太子,就明着让太子知道,连带一心为朝庭的四哥也不喜欢,为了老八争太子之位拉帮结伙费尽心机不遗余力,最后伤了他这个父亲也伤了清儿,这才放手。

    记得清儿走的那夜,这个儿子曾说“皇阿玛,儿子走了!”其实从那夜开始,自己已经知道他要离开的决心,所以放手让他离开,只因为这个儿子也在自己的心上,愿他幸福的心不比对太子少。

    “皇阿玛,儿子对不住你!”胤禟匍匐,头重重的叩在地上,不知是为了这几年不在皇阿玛身边尽孝,还是为了早些年与二哥的争斗给皇阿玛带来的烦忧。

    康熙快步上前,拉住儿子的肩臂“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起来吧!”

    “皇阿玛……”胤禟再叩了一个头,才站直身子,两眼犹自挂着泪。

    康熙的目光从胤禟的脚开始向上移。昔日那个狂妄不羁的儿子今时今日已然变得儒雅逸秀,淡定从容,颇有谦谦君子的风度。

    “朕的九儿子何时也这般惺惺作态了!”康熙从袖底掏出帕子拭干眼角的泪又拿着帕子伸向胤禟,自嘲的说:“人老了,感情就脆弱了!”